校友风采

首页 > 校友风采 > 正文

扎根基层执着追求 甘于奉献无怨无悔——2005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彭顺丽

时间:2025-10-28  作者:  点击:

彭顺丽,女,中共党员,副主任医师,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005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。现在保康县中医医院任妇产科主任,同时身兼襄阳市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襄阳市医学会生殖医学专科委员会常务委员数职。从一名普通医生逐步成长为县级学科带头人,她以“医者仁心”践行党员使命,以“精益求精”诠释责任担当,先后获得“保康县卫生系统优秀医师”“襄阳市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”代表等荣誉称号,成为患者信赖、同行敬重的“生命守护者”。她带领的科室跻身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行列且多次被评为医院“成绩突出科室”。

精勤不倦:从“基层起点”到“学术标杆”

“学历只是起点,努力才能非凡。”这是彭顺丽常挂在嘴边的话。作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,她谨记“厚德、笃学、慎思、敏行”的校训,深悟唯有不断学习、终身学习才能获得发展,也才能走得更远。白天投身临床诊疗,夜晚挑灯研读最新指南;周末奔波于学术会议,假期主动赴襄阳市级三甲医院、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等多家市内外医院进修深造。她如饥似渴地汲取专业知识,发表《妈富隆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》等学术论文3篇,将微无创手术、中西医结合疗法引入基层临床,填补县域技术空白。2022年,她带领团队成功创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;2023年主导成立妇产盆底康复中心;2024年成立县内首个专科中西医综合治疗室。开展新技术10余项,惠及患者数千人次。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,她用实际行动证明:起点不是终点,奋斗终能破茧成蝶。

仁心济世:用“生命至上”诠释医者大爱

“医生眼里只有病患,没有贫富贵贱。”这是彭顺丽的行医信条。18年如一日,她始终以患者为中心,面对急诊产妇,她深夜冒雪赶往医院手术;面对贫困患者,她自掏腰包垫付医药费;面对患者送来的红包,她转身存入患者的住院账户;面对患者表达感激之情的锦旗,她总说:“这是团队的功劳”

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,她主动请缨进入发热病区,带病坚守岗位,穿着防护服穿梭于病房与手术室之间,连续工作30余天。2024年,彭顺丽接待了一位特殊的患者,该患者系急诊临产且聋哑智力低下产妇,彭顺丽亲自陪护在病床旁,随时用肢体语言、纸笔书写、产妇摇头摆手的方式进行沟通,密切观察并坚守陪护8个小时,确保了母子平安,产后为其送饭、给新生儿提供衣物,视患者如亲人。她带领的科室实现“零差错、零投诉”,用严谨与温情筑起生命防线,被患者称为“最暖心的彭医生”。

薪火相传:以“头雁担当”守护万家灯火

作为科室“领头雁”,她深知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。面对基层人才紧缺的困境,她倾囊相授培养新人,制定个性化带教计划,手把手指导手术操作,组织病例讨论会,鼓励年轻医生参与科研。在她的带领下,科室形成“老带新、传帮带”的浓厚氛围,先后培养骨干医师4名,团队获评医院“成绩突出科室”。她更将医者使命延伸到乡村振兴一线,常年带队下乡义诊,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,开展健康讲座40余场,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。党教她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,母校教她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,彭顺丽用19年坚守,将这两份誓言熔铸成守护生命的火把,照亮她所服务的山山水水,在荆山楚水间书写着新时代基层医者的赤子情怀。 (审稿:林颖)




版权所有: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友会        学校地址: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18号     邮编:441050

电话:0710-3516006   邮箱:xyzyxyh@163.com